江苏江阴缪燧纪念馆蓉浦亭前的石上刻写着“不欺”二字。江阴市纪委监委供图
宋代学者邵伯温在《闻见前录》中记载,被贬邓州的范仲淹,谆谆寄语前来拜见的新科状元贾黯:“君不忧不显,惟‘不欺’二字可终生行之。”不欺二字,让贾黯铭记了一辈子,他说“吾得于范文正(范仲淹谥号文正)者,平生用之不尽也”。
不欺,是我们认可的道德品质,也是我们向往的人生境界。
在范仲淹寄语贾黯六百年后,事迹载入《清史稿·循吏传》的定海知县缪燧,在临终之际,省察一生,深情慨叹:“事可对君父,心无累子孙。此乃余署定海之座右铭。平生无他,但有‘不欺’二字而已!”不欺,是缪燧清廉为官的准则、一生践行的箴言。
为民请命 不欺君父
康熙十七年(1678),二十九岁的缪燧离开家乡江苏江阴,赴山东沂水县任知县。启程前夜,父亲缪嘉谟殷殷告诫:“我为尔父,尔为民之父,慎勿贪虐,以伤尔父之心”;“清廉遂足了事耶,若遇水旱必条陈利弊为斯民请,以苏民困,非可坐等也”。饱读四书五经、深受家学熏陶的缪燧,认真而慎重地点头。父亲的话,萦绕在耳畔,铭记在心间。
沂山南麓的沂水县,在缪燧就职前,曾遭遇地震、蝗虫、大雪、陨霜等多次大灾害。康熙七年(1668)农历六月十七日晚,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8.5级大地震,极震区大部分在郯城县境,故称为郯城大地震。沂水县受地震影响严重,地方志中“城尽崩”三字,令人触目惊心。
尚未走出地震阴影的沂水百姓,迎来了江南贡生缪燧,也遭遇了罕见的旱灾。水库干涸,河床龟裂,耕地大面积歉收绝收,家畜缺水生病大批死亡。家中已无存粮,田里没了指望,百姓愁容满面。
缪燧想起父亲的叮嘱,记得对父亲的承诺,百姓的困难就是自家的困难。缪燧如实向上禀报灾情,朝廷拨来救灾银两,令县衙去济南购置米面,分发给灾民。
灾民断炊多日,情况十分危急,而沂水到济南路上要耽搁时间,也要多花盘缠。缪燧建议将赈灾银两直接发放给百姓,让百姓自行购粮,这样能更快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。这是相当大胆的建议,最初并没有被缪燧的同僚接受,记载缪燧一生大事的行略说,“公(指缪燧)争益力,乃为草疏,奏得允,官私便之”。缪燧挺身而出、为民请命,方才使灾民得到及时救济,灾情得到部分缓解。
由于严重的饥荒,有的灾民背井离乡,被迫到外地谋生。缪燧与父亲商议,要求将分给自己的那份家产变卖,用于购买耕牛、铁犁、种子,帮助灾民恢复生产。儿子心中装着百姓,父亲自然乐意帮忙,筹得银两寄给儿子。外出的百姓,纷纷回乡,沂水大地,青苗萌发,迎来新生。
缪燧的“不欺”鲜明体现在下面一件事上:朝廷要犯、大盗杨岕,祸害乡里,缪燧成功抓捕,为民除害,不承想在押送途中出了纰漏,盗贼逃脱。这可是丢官职的疏失。下属劝缪燧用同名囚犯蒙混过关。缪燧一口拒绝:“是欺也,宁受黜,不敢。”他不能做这欺上瞒下之事,更何况真犯逃脱,还将为非作歹,百姓仍不得安宁。缪燧如实上报后被免去官职。离任时,百姓心怀悲伤,送别缪燧离境。回到江阴,缪燧隐居乡下,勤读诗书,孝敬双亲,赢得乡民的称赞。
俯首为牛 不欺黎民
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四十六岁的缪燧迎来了人生的新起点,朝廷任命他为浙江定海(管辖范围与今舟山市相近)知县。
定海岛屿众多,紧扼东南沿海航路要冲,天高水阔,明代因倭寇多次侵扰,朝廷长期实行“海禁”,故此地衰败荒凉,人烟稀少。清朝初期,在舟山群岛上重新设县的声音渐高,直到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设立定海县,隶属宁波府。缪燧来定海任职时,设县不过七年,“四面涂荡,民难安业”,可谓百废待兴。
缪燧上任伊始,着便服深入民间,了解定海农业渔业发展情况,了解百姓生活的困难与需求。当得知百姓所需米面、布匹、蜡烛、蔬菜、水果等日用品,需划船去宁波购买,来往途中经过镇海关,要缴纳的税额较高,很是忧虑。作为知县,他向上司如实报告有关情况,希望能为定海百姓争取到购买日用品免税的待遇。
公文呈送上级,没有回音,他不气馁,再写,再报。如此往复,“先后七详,案几盈万,历三年而始得报可”。连续三年上奏的赤诚与执着,终于说服了上司。浙江布政使司复文批示,定海百姓购买日用品一律免税,为防止有人欺诈百姓,缪燧派人将免税规定刻在镇海关旁的石碑上,这便是《定邑日用贸易概免抽税碑记》。免税的规定勒在坚硬的石碑上,勒在史书的册页上,而缪燧的为民情怀也勒在了定海百姓的心中。
定海山浅海近,海潮侵袭时,轻则农田淹没,重则民房倒塌。修筑防海堤坝,是定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,缪燧甫一上任就开始修筑海塘,在任定海知县的二十二年中,修筑海塘可谓贯穿始终,据统计缪燧发银修筑海塘达三十六条,长度超过两万五千丈(清代一丈三米多)。定海百姓将其主持修筑的大展塘又称为“缪公塘”,以表对他的敬意。有了海塘做屏障,农田就不怕受到海水侵袭了,缪燧劝课农桑,垦田几万顷,史载他莅任“数年后,桑麻遍野,境内丰给”。
此外,缪燧还在定海挡潮兴港,发展贸易;设立津渡,便民出行;创设药局,施药济民;加固城池,巩固海疆;兴办义学,育才惠民;捐献俸银,修葺城池……
缪燧爱民不欺民,也不允许其他人欺民。欺骗不可以,欺压更不行。在鄞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,连续发生了几起盗窃案件后,民众感到恐慌。缪燧当时兼任鄞县知县,他亲自书写“本县现署鄞篆,尔等不得胡行”的告示,命人贴在街市显眼之处。盗匪看到后,不敢再为非作歹,街市恢复安宁。可见缪燧不光在百姓心中有威望,也让盗寇望而生畏。
有些盗贼本是良民,被裹挟为盗贼,缪燧抓捕后,对其详加审理,对于可堪教化者,给予宽大处理。一个名叫“聪性”的人,在一次缉捕海盗的行动中被捕,关押在定海牢狱中,每夜啜泣哀叹:“听说春秋贤相管仲,对于盗贼严惩不贷,对于胁从有时能宽大处理,可是有多少人能有管仲之贤能呢,我今天就是被处置了,又能说什么呢。”缪燧听到了聪性的话,在确认此人是误入歧途后,给他洗心革面的机会,而且为他改名“勇”,帮他找了份差事,又帮他娶妻成家。勇也不负所望,将功补过。
《大学》有言:“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,此之谓民之父母”。喜百姓所喜,忧百姓所忧,缪燧立身为伞,俯首为牛。他为官“不欺”,在定海任职二十二年,用仁德赢得百姓厚爱。
尊儒崇德 不欺初心
缪燧出生于江阴的缪家村,这里距离孔子盛赞的“吴延陵君子”季札的墓地仅有千米远。缪燧在季札躬耕地、埋葬地长大,相信多次听说过季札的故事,多少会受到季札挂剑酬心的影响。
司马迁在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中记载:“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”,等到季札完成出访的使命,来到徐国时,徐君已去世,但季札遵从内心的承诺,“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”。
不欺初心,乡贤季札做出了表率。两千年后,缪燧用一生努力守望初心,用半生勤政践行初心。
缪燧一生光明磊落,坦坦荡荡,却有一件“欺人”的事情在民间流传。普陀山是佛教圣地,唐代一个叫惠锷的日本高僧,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东渡日本,到了普陀山潮音洞,遭遇风浪无法前行,他认为观音愿意守在这里,遂把观音像放置潮音洞侧。
普陀山明清大盛,吸引很多人前来。有些身处困境的信徒舍身燃指,跳下潮音洞,认为这样观音就会接引其脱离苦海,去往极乐世界。潮音洞内怪石交错,洞底通海,潮水奔腾入洞,势如飞龙,景色迷人,传说诱人。
缪燧听说信徒跳观音洞,是因为听到和尚念经之后,看到海底有红色莲花显现,以为修道成功,就毅然决然地跳了下去。受儒家文化滋养的缪燧,不相信这一说法。他来到潮音洞,对和尚说有一个家仆,晚上要来这里舍身。到了约定时间,和尚准时念经,很快莲花浮现。缪燧用动物代替了人,连同几十把尖刀装进麻袋,扔到莲花显现之处,没过多久海水就泛红了。所谓红色莲花,原来是海蛇信子在水里呈现的假象。缪燧用“欺”的方法,揭露了真相,破除了迷信。
民间故事并非向壁虚构,往往有一定的事实根据。潮音洞上曾有一座“莫舍身亭”,亭中立《舍身戒》碑,作者正是缪燧。这是一篇斥责舍身恶俗的檄文,他写道:“夫忠孝节义,古今之美德,天下万世所常尊,所谓死有重于泰山者也,而代不数见;信诬妄之说,委父母遗体于波涛岩石间,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也,而趋之若鹜,其为愚与忍孰甚?”他追问那些打算来舍身的人,是否想过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兄弟,最后告诫世人不得沉溺于此等诬妄之说,当尊崇忠孝仁义之德。
由于缪燧政绩突出,康熙五十五年(1716),他擢升为杭州府同知。可是,这时缪燧已重病缠身,无力赴任,不久逝世。定海百姓联名上书吁请留葬,后经礼部协调,“遗骸归葬故里,定海建衣冠冢”。定海官民代表黄灏一行扶送缪燧灵柩到江阴老家,看到家徒四壁,更加钦佩缪燧的人品。
缪燧的事迹本身就是很好的家教材料,他的后人十分注意收集与整理。值得一提的是,缪燧的后人中有一位缪荃孙先生,缪燧为其六世祖,今天国家图书馆中有一尊缪荃孙先生的塑像,纪念这位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拓荒者、国家图书馆首任馆长,缪荃孙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不小贡献。
2020年5月,江苏省江阴市申港街道的缪燧纪念馆建成开馆,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。2022年5月,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新建了缪燧纪念馆,馆前矗立着一块“不欺”石。
“不欺”是缪燧一生的信条,也是他一生胸襟坦白的真实写照。“不欺”如虹,穿过三百年风雨,依然熠熠生辉。(作者:吴长海)